人生哲理故事:顾恺之的“三绝” ★★★ 本故事节选自《煮酒论英雄——中国四大美人随想录》 ,海天出版社授权,如转载,请务必注明本站及图书。
东晋大画家顾恺之被人称为“三绝”:才绝、画绝、痴绝。顾恺之的诗赋、文章、书法都冠绝一时,故而被称为“才绝”;至于“画绝”那更是负有盛名。东晋著名宰相谢安曾称赞顾恺之的画:“有苍生来所无。”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曾赋诗《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为六朝时两大豪门望族,声势显赫、高不可攀。《南史•侯景传》:“景请婚于王、谢,帝曰:‘王、谢门高,非偶;可于朱、张以下求之。’”南朝权臣侯景企图通过与王、谢家族联姻而抬高身价,可是皇帝对他说:“王、谢家族门坎太高,非你联姻对象;你只能在朱、张家族以下求婚。”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滕王阁序》中有“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之句。所谓“谢家之宝树”乃称赞谢家子弟之佳美。典出《晋书•谢安传》:“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安悦。”谢氏家族显赫一时,谢氏门中人才辈出,而谢安更是谢氏家族之佼佼者。
东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八月,前秦皇帝符坚统一北方之后,亲率九十万秦军大举伐晋,妄图一举灭晋。符坚不可一世,气焰十分嚣张,扬言秦军“投鞭足以断流”,此番伐晋“犹疾风之扫秋叶”,并且提前进入胜利的狂欢之中:“我们胜利了,以俘虏司马曜(晋孝武帝)为尚书左仆射,谢安为吏部尚书,桓冲为侍中。看来得胜指日可待啦,我们可以提前为他们建好官邸。”
面对强敌,谢安波澜不惊,运筹帏幄之中,辅弼晋孝武帝司马曜任命其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侄儿谢玄为前锋都督,率领八万晋军打得符坚“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是役秦军被歼者十有八九,符坚本人也中箭负伤、仓惶逃至淮北,不久即被后秦所灭。这就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秦晋“淝水之战”。当晋军得胜的捷报传来时,谢安正与客人下棋,将捷报瞄了一眼之后丢在床上,面无喜色、仍然专心下他的棋。局终客人问所报何事?谢安显得很随便地说了一句:“小儿辈遂已破贼。”
谢安此举有故作深沉之嫌。唐代史学家房玄龄在《晋书•谢安传》中直截了当地指出了这一点:“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谢安为了表现“宰相肚里能撑船”的风度,得捷报后强按欣喜之情不形于外,但在下完棋进屋迈门坎时,终因狂喜难以自制而失态将“屐齿”(木制或帛制鞋底的木齿。如谢玄之孙、山水诗人的开创者谢灵运喜欢游山玩水,将鞋底木齿做成活动的,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人称“谢公屐”)折断。
《晋书•阮籍传》载:魏晋诗人、“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有一天与人下棋时,有人告诉他母亲去世的消息。对弈者求止,而阮籍强留对方继续。待棋局终后,阮籍饮酒两斗,然后对天大号一声,吐血数升。
其实阮籍并非始作俑者,他亦有所师承:三国时孔融自恃圣人之后,才俊超人:“自以智能优赡、溢才命世,当时豪俊皆不能及。”(《后汉书•孔融传》)恃才傲物,名士之习颇重,对曹操常有不敬之辞。后来终于惹恼了曹操,收捕孔融并欲抄斩其家。当时孔融两个未满十岁的幼儿正在弈棋,有人对他们说:“你们父亲被抓起来了,还不赶紧逃跑?”二子端坐不动,平静地说:“安有巢毁而卵不破者乎?”父子全家俱被杀。
谢安极有可能是受了师父阮籍或许还包括师祖孔融之子的影响而作此效颦之举。从古至今,刻意模仿是国人显著的特点。君不见现在的年轻人每当对着摄影机或照相机“摆甫士”时,无一例外地都是伸出右手食中二指作“Y”状,然后齐刷刷地、并拖着长长的尾音大喊一声“耶…!”倘若谁不如此,便会被人看作傻子。
“泰山崩于前而不惊。”在大悲大喜之时能控制感情而不外露,的确非一般人所能。在突然间面对生死而无动于衷者更是绝少。南朝刘宋时即有这么一位:宋明帝刘彧之内兄、扬州刺史王景文。
宋明帝刘彧因为咸鱼吃多了而一病不起,他担心自己死后国舅、权臣王景文不安本分,因此仿照汉武帝临终之前杀钩弋夫人之故事,决定在自己乘鹤西去之前请王景文打前站。这天晚上月明星稀、风清气爽,王景文神态优雅,正在与客人围棋,宋明帝派使者送来诏书和毒酒。王景文展开诏书略微观看一眼,若无其事地塞入棋盘之下然后继续对弈。一局棋下完了,王景文象往常一样,有条不紊地将棋子收好并装入盒内。客人询问使者所报何事?王景文轻描淡写地回答:“皇上敕令,赐我以死。”说完之后斟了一杯毒酒对客人说:“这杯酒我就不劝你了。”说完之后仰头一饮而尽。
谢安所谓处变不惊较之他的先生阮籍和后学王景文相去甚远,不过比一般的庸夫俗子还是强多了。有些人遇到一点高兴事即喜形于色、溢于言表甚至于得意忘形、欣喜若狂;遇到一点倒霉事则长吁短叹、垂头丧气甚至于呼天抢地、寻死觅活,而谢安能学到这个分上已确属不易。谢安之“处变不惊”虽然有些做作,但其眼界高,从不愿乱夸人却是事实。目中无人的谢东山能夸奖顾恺之的画前无古人,那在当时肯定可以称为“画绝”。
《晋书•顾恺之传》载:“每画人成,不点目睛。”顾恺之画人物注重“神”,他认为人物传神之处就在于眼睛。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七中说:“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飞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睛者见在。”南朝张僧繇画龙不点睛的传说大概源于顾恺之画人不点睛。点睛即神来,后人常以“神来之笔”称绝妙文章或文章的绝妙之处,由此可知顾恺之画艺之高超。可惜顾恺之的真迹未见存世,他的《女史箴图》摹本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被英军从清宫劫去,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1] [2] 下一页 将此文收藏到
天极网摘
新浪VIVI POCO网摘 365Key 和讯
Google书签 雅虎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