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大师怎能如此时尚 ★★★ “大师”(guru)的最初意义是印度教中的精神传教者。称得上“大师”者,肯定能极大地改善人们的心灵。“管理大师”是指那些在管理领域卓有成就的管理学家,他们出现在管理的各个领域,管理者认为他们有助于释疑解惑。“管理大师”成为管理学的一个术语说明了三个问题。首先,这是管理者对他们认为具有远见卓识的管理学家的尊称。其次,这表明了管理者对管理难题终极答案的积极探索。最后,它表明管理者准备按照他们喜爱的大师的建议和指导采取行动,有时甚至不加质疑地采取行动。
最早对“管理时尚”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亚伯拉罕森(Abrahamson)总结出的管理时尚制造者中,首当其冲的竟然是“管理大师”(其余是商业学校、咨询公司与大众媒体)。如果“大师”的理论也只能成为管理时尚的话,管理学的科学性就要大打折扣。
“劣币”驱逐“良币”?
安德杰。赫钦斯盖(Andrzej Huczynski)曾经把“管理大师”划分成三类:学术大师,即商业学校教授和其他与教育组织有密切联系的管理学家;咨询大师,指独立的学者或经营指导者;经营大师,则是目前或过去的知名组织中被公认为成功的总决策人。
遗憾的是,几乎没有管理学家能同时拥有学术大师、咨询大师和经营大师中的至少两个头衔,此外,学术性管理大师现在正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头上顶着“管理大师”光环的人物,极可能并不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们最好不要轻易相信其言行。
按照笔者的理解,目前那些所谓的“管理大师”主要是那些成功的企业家、畅销书作者和一般的管理学者。真正的管理大师一辈子也许只能提出一种理论,因为他们主要从事的是基础性研究,这些领域很难出成果,但是一旦出现,往往就是经典性的理论突破。一些追逐热点的管理学者不能专心研究基础理论,往往被事物表象所迷惑,提出的理论尽管新颖,但是治标不治本。一些擅长于讲故事的畅销书作者也会被很多企业的管理者认为是“管理大师”,他们也被邀请出席各种管理论坛。那些成功的企业家针对自己企业成功实践的经验总结也被许多的管理者奉为圭臬,也被冠以“大师”之名。企业家和畅销书作者可能合两者于一身,管理学者和畅销书作者也经常同出一人,企业家、畅销书作者、管理学者三种角色混于一身的则多是咨询公司的经营者。当他们比真正的管理大师更受人们欢迎时,管理领域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就发生了。
“管理大师”怪相纷呈
管理学知识极为广博,即使真正的大师也可能无意之中出现失误。例如,孔茨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中指出,组织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先驱阿吉里斯在《个性和组织》一书中提出正式组织的基本性质是使个人保持在“不成熟”阶段并妨碍其自我实现。他指出了正式组织有四条基本原则是造成这方面问题的根源,即劳动分工原则、统一指挥原则、控制幅度原则和权力等级系列原则,但是他所引述的这四条“原则”中,第一条根本不是组织原则,而是经济原则,其他三条原则引述得也不正确。
但是,如果明知自己的理论有问题,却还要进行掩饰,那就有点“无耻者无畏”了。一个典型例子就是管理畅销书的始作俑者汤姆。彼得斯以及其后的吉姆。柯林斯。《追求卓越》和《基业常青》出版后的两年内,书中调查到的好几家企业,如Atari、Chesebrough-Pond‘s、Data General、Fluor、National Semiconductor,已经渐渐泯然众人矣。根据《边缘管理》(Managing on the Edge)的记述,《追求卓越》出版后五年内,它所认定的模范企业中,有2/3都已从产业领袖的高位上跌落下来。彼得斯本人后来在接受采访时也承认捏造了数据资料,没有经过认真的研究。《基业常青》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对所选案例则进行了筛选,该书所认定的模范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其所在产业部门的表现,而非源于企业本身。比如,惠普是符合《基业常青》关于业绩表现长期优于平均水平这一标准的一家企业。而实际上,虽然惠普的表现的确优于市场水平,但整个电脑硬件业的表现也都如此。另外,惠普的表现甚至并不比同业中的竞争对手更优秀。《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通过这个以及其他一些例子,甚至质疑所谓的“富有远见”、“业绩表现持续优于市场”的企业是否真正存在过。
管理学界还有一种“虚无的大师”。为了推销管理时尚,一些虚无的管理学家就被制造出来并“名正言顺”地被其他一些真实存在的或杜撰的管理学家称之为“大师”了。他们就是市场上泛滥的伪书作者。比如,销售了200万册的《执行力》的作者哈佛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保罗。托马斯是根本不存在的一个人。更可笑的是,“他”不但写了七本系列畅销书《执行力》,还堂而皇之地为另一本中国人写的伪书作序!亚伯拉罕森认为,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供给者主导需求者的管理时尚市场。考虑到极高的利润和较低的风险(可以打相关法规的擦边球),伪书泛滥也就理所当然了。有调查显示,在2004年国内市场中,仅经管类图书领域每三天就有一本伪书出版!另外还存在冒用知名管理学家名义制造伪书、伪理论以牟取利益的现象。国内出版的一套德鲁克著作中就在封底标出“请不要购买盗版图书,以及以德鲁克名义编撰的伪书”,可见上述问题确实存在。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如经济学)都不容易混进此类虚无的大师,惟独管理学界鱼龙混杂。扫除“革命队伍”中浑水摸鱼的分子,也应该成为管理学家应有之责。
同名同姓也给某些居心不良者提供了机会。《差距》作者姜汝祥就曾指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赢在执行》作者署名是余世维,但是这个余世维并非众所周知的美国诺瓦大学公共决策博士、哈佛大学企管博士后、牛津大学国际经济博士后、国内著名企业管理培训师余世维,而是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居民余世维。
布道者VS小人
现在是一个咨询大师风光无限的年代,那些所谓的“管理大师”基本上都是咨询大师。“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的一次演讲可以吸引多达七万名听众,但是他的演讲是免费的。而早在20世纪60年代,某些咨询师的出场费就已经达到了数万美元(如汤姆。彼得斯的日“租金”为8.5万美元,吉姆。科林斯则几乎翻番为15万美元)。咨询大师传教式的演讲技巧,使得管理者掏出大把钞票后还能感激涕零。但是咨询大师的建议有多大价值呢?“大师激动,听众感动,业绩停止不动”,这几乎是一个标准的描述。
[1] [2] 下一页 将此文收藏到
天极网摘
新浪VIVI POCO网摘 365Key 和讯
Google书签 雅虎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