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广告”的营销艺术 热 ★★★ 经常上下班路过上海火车站的时候,总会看见一些贴小广告的人,全部都是“某某酒店招聘男女公关,日薪700元”的内容,(大家通过媒体报道都知道这是普通到极点地骗术,以高工资吸引不明真相地人,达到骗钱地目的),也会常看见清洁人员用刀、铲子清理小广告的情景。
经过留心观察,我发现,贴小广告的人真是我们搞营销应该学习的,他们可以说就是最合格地营销人员。当然,这是从营销角度来分析。
一、 准确定位目标人群
定位准确就成功了一半
这类广告的目标人群以年轻人居多,没什么技术,没有学历,也没有更多的社会阅历,比较单纯,喜欢幻想,满脑子想着不劳而获。找工作辛苦地不想干,赚钱少地不想干,有点技术性的工作还干不了,用句老话讲就是“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的主,整天幻想天上能掉金条,一个机会就发达起来。
定位非常到位,这种没技术含量的骗术,除了这类人群,别的群体根本就不太可能受骗上当。目标人群的以上特点,就是这种骗术成功的最好保证。只有定位准确了,就保证了方向不会错,就成功了一半了。
根据目标人群规划产品
过去由于策划地缘故所接触过地一些企业,产品生产出来了,对自己地目标人群是谁还不清楚呢,在90年代地时候,很多企业老板一说就是,我的产品适应所有人群,市场潜力非常大,需求非常大!经过这些年营销知识地普及,大多数都知道了,那种大而全的方式是行不通的。但是仍然有大多数的企业先生产产品,再规划产品,操做上形成倒挂,并且规划产品也是想当然的在办公室里讨论,随意性很大,产品卖不动也就很自然了。
原因出在哪里,一部分原因就是,没搞清楚各类人群地特点、偏好、习惯等,更不清楚哪部分人群需求什么样的产品,哪部分人群的特点最容易接受你的产品,就盲目地设计产品,随便找个人群就风风火火地销售去了。到最后资金花了不少,发现目标人群定位错了,产品、诉求根本不符合目标人群的特点和需求,无论你怎么喊,目标人群就是不认你地帐。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未生产产品之前先研究消费者,根据消费者不同人群地特点选择最容易进入、最容易接受的人群做为你的目标人群,根据这类目标人群的特点、偏好、习惯等设计产品、包装、渠道、价格、利益诉求等要素,也就是说要“对路”。如果产品都出来了,外面地包装也完成了,又舍不得浪费,那就去找最适合你产品的人群做为你地目标人群,成功率才会大点,但是和前者比较,你失败地概率太高了,因为你很难找到完全适合你产品地消费者。最直接地办法就是,设计要素全部仍掉,从头来过!实在心疼的要命,你可以想想,你是能够接受现在投入几十万的损失,还是能够接受继续投入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损失。
二、 渠道终端选择准确、合理
行为、心理分析是前提
只要细心观察、分析就知道,目标人群抱着梦想来到充满机会的大上海,第一站就是上海各个火车站、汽车站,只要你到上海,一定要从这些地方下车的,这是个必经之地,自然是小广告张贴地首选,是行骗战略中的重中之重,密集的覆盖让你下车就能到处看到我的广告,想忘记都难。
然后你要找个地方住吧,一般这类人群住的地方都是所谓地“贫民窟”,房租比较低廉,他们绝对住不起公寓的,住得起也舍不得住的,
你每天都要回家住吧,每天几乎都走得同样地路,就在这类地“贫民窟”附近、内部是小广告的最佳张贴地点,让他地目标人群在生活居住的场所天天看到他,反复提醒——我在高薪招聘,不要技术,不要文凭,不要资力,这种好事天天在你身边喊,换了谁也没有不动心的,只要你动了心,就算是上钩了。
住下了,怎么也要见识见识大上海到底什么样吧,肯定是先到上海各个繁华的、出名的地方去逛逛,逛的时候正好熟悉地形,顺便看看哪里有招聘的,没准就碰到个机会呢。这也是骗子地机会啊,当然不能放过这些地方。
只有对目标人群行为、心理、文化、背景等要素进行详细的分析才能够为渠道确定提供充分的依据。
确定渠道重心
经过以上分析,基本确定了以下渠道重点及操作方式
第一个火车站、汽车站附近,由于其特殊性管理不是太严格(相对繁华的知名的景点来比较),投入大(小广告制作印刷成本),张贴难度低,效果好,所以是战略重点。要重点全面覆盖。
第二个场所是生活居住地及附近,这个场所几乎没有什么管理,所以张贴广告几乎是没有任何难度,投入相对比较低,效果也不错。这个场所是第二大重心,重点全面覆盖。
第三个场所是繁华的知名的景点附近车站、道路。只要是外地人都会到这些地方去,人流比较大,但是管理上相对会严格些,投入比较大,效果也很难保证,想要保证效果,对于张贴人员的要求比较高,但又不能放弃,只能进行点式覆盖
可以看出,准确、合理是选择渠道的关键,利用各种渠道地优劣,合理配合,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盲目效仿是企业大忌
很多中小企业,在渠道选择上往往不是根据产品特点、目标人群特点和自身资源能力来准确、合理选择,而是看人家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他也不分析人家那么做要具备什么样的资源配备, 哪些渠道是人家的战略重点,哪些是试探培育市场,每种不同形式的优缺点是什么,人家是如何合理配合的,就去简单效仿,最后发现行不通。
分析总结原因,不是说自己资金足,就是说销售人员素质不够,经验太少,要不肯定成功!那么你早干什么去了,这就是你的底子,现实的放在这里,想做多大事,就要有多大的底子!没那底子,就要想办法获得。
比如,一旦确定了你的战略重点是大卖场,人家覆盖所有大卖场,一个卖场投入20万,你资金不足,想办法啊, [1] [2] [3] 下一页 将此文收藏到
天极网摘
新浪VIVI POCO网摘 365Key 和讯
Google书签 雅虎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