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新知:企业人知识管理「行为矫正」实操篇 ★★★ 〖管理寓言〗一个农夫辛苦了一辈子,在他老得不能动的时候,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懒惰下来。于是,想了一个办法,告诉他们:我在葡萄园埋了一堆财宝,足够你们活下半生了,自己去找吧!他们几个儿子于是拿起工具,找遍了整个葡萄园也没有找到财富,倒是葡萄因为翻了土而长势很好,获得好的收成。
点评:让员工主动工作是企业壮大的源泉。
〖导入描述〗它是源于组织行为学的概念,指的是采用有规则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和训练出组织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并使之达至"步调一致"的过程。现实中,当员工行为与管理者的要求及初衷相差时,行为矫正便成为实现管理目标的必要手段。
1、奖惩未必奏效情景:许多时候,只有当员工的行为达到标准时才给予奖励。事实上,奖励若仅仅是"微不足道"时,其方式很难奏效。因而,需要进行行为矫正,也就说:如何树立作为管理者的榜样和循序地引导员工的行为,使之按预期目的工作。其步骤与操作:
·首先,识别与绩效有关的行为事件,即识别哪些行为对绩效有显著的影响;也就是80/20法则之20%左右的行为影响着80%左右的绩效。
·其次,要懂得鉴别行为的因素和影响绩效的原因;提供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最后是评估绩效的情况,并及时促使高水平的绩效得到应有的奖励。
〖学习启示〗找到关键行为部分,让管理者成为有意识的激励者。换言之,就是善于发现问题所在;以使投入精力和时间去矫正,进而运用"标杆"作用来产生影响力。
2、要治病先识病
案例:某公司在会计部门协助下,对各企管统计人员进行行为矫正。主要是针对粗心大意和责任心不强(记帐与统计错误是矫正项目)。首先是管理层检查错误率,然后与他们进行讨论并设定改进后要达到的目标,每个星期由会计部门知会出现错误情况并实时纠正。这样一个月后,错误率单从8%降至2%以下。
解读:先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坦诚的面对与共识改善。并不是采取"强硬"方式;巧用责任感和行为效果将更为实际。同理如考勤,工作失误等都可应用。但应确定需要矫正的行为,实操准则为:
·明确意愿行为与报酬(考核)之间的关系。
·针对特定或多次重复的行为才使用惩罚。
·强化现场检查且按预定程序进行纠正。
〖学习启示〗所谓适合把脉,对症下药。正是要求管理者能深入现场,掌握问题之所在。然而,以适合方法针对性地逐一解决。
3、正反与连续矫正
例一:员工发现每当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以后,都会得到主管认同,因而工作更加努力。思路:由于员工希望得到认同,行为也就得到正面强化。
例二: 如某员工在管理者检查前自动发现或主动纠正错误,也就是行为随着不良结果而消失。
思路:正是自我意识促进行为的矫正,这就是反面强化。
例三:某班组员工生产的产品,都达到合格品要求。自然会经常得到上级的表扬和肯定,更会在早班会或车间宣传栏上公告。
思路:只要是达到标准或是好的,每每都受到鼓励(反之是批评);这就是连续强化。
解读:针对员工的行为,如果管理者没有提供强化;员工自然会"放任了"。事实上,管理者可以积极操纵下属的作为和相应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当员工得到工作肯定后向主管提出多项建议,而没有反应。那正面强化,就成反作用了(挫伤其积极性)。
〖学习启示〗惩罚的目的是用来阻止不希望的行为再次发生(手段的内涵)。但当被惩者不太清楚哪部分而又觉得不公平时,其惩罚目的就容易失去初衷了。因此,争取在问题发生之前进行矫正;即现场管理者的及时发现与控制,将可"操纵"行为的结果,何乐而不为呢?
4、谁可控制哪些控制者
情景:某企业生产部在车间会议上,要求所属员工都要振作精神,为迎接"旺期"来临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维持现场秩序。但在办公室,管理人员还是悠然自得;不是在看起报纸、就是在"谈笑风生"。试问,这样会产生效果吗?
解读:作为宣导者(或管理人员),他们的"威严"作风和实际"姿态"形成的反差,能成为一个让员工心悦诚服的上级吗?若然,认为行为矫正管理,仅仅是矫正员工的行为哪就是大错了。
〖学习启示〗管理者如何以身作则和做个好榜样。正所谓:身先士卒。想要心悦诚服地"控制"好下属;首先要摆好自己的位置(如何运用好权力),操纵好自主性和"一视同仁"这一关,才能赢得尊重和行动的一致性。 [1] 将此文收藏到
天极网摘
新浪VIVI POCO网摘 365Key 和讯
Google书签 雅虎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