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类杂志的人才培养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和新闻改革催生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市场化的政经类杂志,如《南风窗》、《中国新闻周刊》、《小康》、《决策》等。它们大多以深度关注中国的政治经济进程、报道转型时期的重大政治和经济事件,深度解析和整合社会主流民意,提出合理性、建设性的意见为己任。在我国政治民主化和经济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政经类杂志内容的与众不同,必然要求它的内容制作者要拥有与众不同的能力和职业素养:高度的政治敏感,政治、经济或社会某一领域的专家,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忠诚度,深度解析政治和经济事件,并能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或建设性的意见等。而这些正是一些政经类杂志编辑记者们所不完全具备的。
当前,政经类杂志市场竞争基本上还处在跑马圈地阶段,但政经类杂志要做大做强,影响这个社会的主流人群,反映主流民意,在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政经类杂志的人才现状
这里的政经类杂志的人才是指杂志内容的制作者,包括总编辑、副总编辑、编辑部主任、一般记者(文字和摄影)以及文字和图片编辑。当前政经类杂志人才的现状表现为:
1、专家型人才紧缺
政经类杂志的内容在于新、精、深和建设性。文章角度求新,分析务求精和深,结果要求具有一定的建设性,并发挥它的舆论监督作用。因而往往要求政经类杂志的记者是政治、经济或者社会某一领域的专家,或者能与这一领域的专家学者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对话的人。现在很多刚毕业不久的记者尚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样的能力和水平,在内容制作上往往不能达到上述要求。因而具备这种能力的记者就成了各家杂志“挖角”的对象。
2、流动性大,忠诚度不高
媒体是人才流动最为频繁的地方已是不争的事实,“向外招聘普通员工最多的是传媒行业,高达51.05%,说明传媒行业普通员工的流动率最大。” ①合理的人才流动或者“能者上、庸者下”的人才淘汰机制对媒体的发展有利而无害,但过于频繁的人事更替会导致政经类杂志风格和内容的不稳定,对杂志文化建设和团队建设都是一个损伤,因为人才的稳定也就意味着内容质量的相对稳定。人才的高频繁流动,固然有杂志社自身管理方面的原因,但也与记者们对杂志忠诚度不高、缺乏职业素养有关。
3、个人往往成为杂志生死存续的关键
在海外,有些杂志的品牌知名度是与某个人的声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金庸之于《明报周刊》,高希均之于《天下》。国内也不乏其例,如胡舒立之于《财经》。杂志往往会因为烙上主编个人鲜明的编辑风格与人格魅力而在同类杂志中傲视群雄。这些人如果离开了杂志,杂志的风格和内容往往就发生了大变,如秦朔之于《南风窗》。把《南风窗》的成功全归在秦朔的名下是不太合情理的,但是没有秦朔的《南风窗》却难以想象。在他主政《南风窗》期间,也是《南风窗》风头正劲之时。而随着秦朔和前主笔章敬平的先后离开,除了必要的转型因素,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南风窗》的风格发生了一些变化。
4、高端编辑人才紧缺
高端编辑人才是杂志的出版人、总编辑和总经理。他们在重大的选题策划、栏目改革、风格定位上都能起决定性的作用。政经类杂志都希望尽快成长起来,扩大自己的影响,但人才培养的长周期,使得他们顾不上培养自己的人才,就采取挖人战术,这使得高端编辑人才的人力资源成本大幅攀升。这对于欲做中国《时代周刊》的一些政经类杂志而言,并非一个利好的事儿。
政经杂志人才培养对策
决定一本政经类杂志命运的有资源、市场、资本、人才、制度、定位和质量等因素。但期刊竞争的实质还是人才竞争。道理非常简单:内容是人做的,经营管理也是人做的,就是资本也是人找来的。因此,决定我国未来几十年内政经类杂志谁领风骚的首要因素就是人才的培养、开发和储备。
在政经类人才的发现、培养和开发过程中,如果把人才比作马儿的话,那么杂志的决策者们就应该充当三种不同的角色:善于相马的伯乐、技艺高超的驯马师、善通“马意”的养马师。
1、 善于相马的伯乐
首先要重视培养杂志社内已有的人才。杂志社原有的编辑记者大部分是通过严格的程序选拔出来的,对本杂志操作流程非常熟悉,在某一领域也积累了相当多的人脉资源,因此,善于培养、挖掘这些老编、老记们的潜力,比从外界挖来一个“名角”更合算,也更容易。当然也可适度“挖掘”其他媒体的优秀人才为我所用。
其次要积极选拔和接收来自各高校各专业的实习生。任何名记者都不是天生的,都有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政经类杂志人才的培养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只是想着从其他媒体挖人,恐怕也是目光短浅的一种表现。
《第一财经日报》在创办后也面临着财经记者的紧缺问题,因而他们十分重视培养自己的人才。“其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主要的记者中心,一直接收实习记者,并且经常主动到一些高校进行交流。其招聘的人员也更多的是从实习记者里选择。投资、储备、应用,如此循环,使自己聚集了庞大的人才力量。”②《第一财经日报》的做法,对政经类杂志不无借鉴意义。
2、技艺高超的驯马师
玉不琢,不成器。良马也要调教。
首先,要打造一个多样专业背景的编辑部。政经杂志编辑部内人员专业背景应该多样化,不同专业背景的编辑记者们在一起,会因专业背景的不同而对同一问题有着不同的观察视角,有利于碰撞出闪亮的思想火花。同时,在这样的编辑部文化氛围里,编辑记者会尝试用不同学科的眼光去看待某一问题,因而在选题和内容写作上能出更多的精品。
[1] [2] 下一页 将此文收藏到
天极网摘
新浪VIVI POCO网摘 365Key 和讯
Google书签 雅虎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