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文章下载培训图书论坛发表文章发布资料
经管热点 经典案例 营销管理 HR管理 综合管理 考试认证 | 培训信息 培训素材 寓言故事 培训游戏 培训综合 | 营销下载 HR下载 综合管理下载
事件 人物 思想 言论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知行经理人之家 >> 文章中心 >> 综合管理 >> 领导艺术 >> 文章正文     发表文章,获得积分,用积分下载资料  [admin  2005年12月21日]        
第六项修炼:管理人员的EQ修炼
作者:王晶华 来源:manager365原创作品 点击数: 入库时间:2007-4-4

第六项修炼:管理人员的EQ修炼          ★★★

1.什么是EQ

EQ是“情绪商数(Emotional Quotient)——情商”的英文缩写,它反映的是一个人情绪智力,情绪智能,情绪智慧的水平。

EQ主要是指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和人际关系管理能力,它包含了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如何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自动自发的心灵动力……等等。简单地说,EQ是一种为人的涵养,是一种性格的素质。

以下几个方面,都属于EQ所涉及的范畴:

自动自发

一个EO高的孩子,懂得自动自发,自动做事、自动读书、自动做功课…因此,就算他们的IQ(Intelligence Quotient)智商不比别人高,但成绩也可以比别人好。

眼光放远

EQ的提出者高曼教授在他的书里面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研究者请来了一批小孩,把他们一个个带进房间,告诉他们:“这里有棉花糖,你们可以马上吃,但如果你们等我出去办完事,回来才吃呢,你们就可以得到双份的棉花糖。”他说完就走了。有些孩子看他一走,便急不可待,拿起棉花糖,往口里塞;另一些孩子/等了几分钟,便不再等,也把棉花糖吃了。剩下的孩子呢,决心等研究者回来。这是一项长达20年的跟踪试验,后来的结果是,那些有耐心等的孩子,长大以后,比较能够适应环境、比较讨人欢心,敢冒险、有信心、也比较可靠;那些要满足眼前欲望的孩子呢,他们没有办法克制自己,他们的EQ相对较低,长大以后,各方面的成就,都比能克制自己的孩子来得要低。

自我认识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身边的朋友和亲人,他们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事实上,这种不善于表达自己感情的人,对别人的感情也相对比较冷淡。原因是他没有能力了解自己的感情,又如何去了解别人的感情呢?

人际技巧

提升EQ,就是为了搞好人际关系。要搞好人际关系,就要培养我们的同理心——去感觉别人的感受。

控制情绪

任何人都不免有过情绪失控,而事后懊悔不已的经历,事后当事人根本不明白自己当时为什么会如此鲁莽行事。如果EQ高的话,就基本上可以避免这样事情的发生。

2. EQ的起源

一九二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索戴克首先提出了社会智力的概念,他认为,拥有高社会智力的人「具有了解及管理他人的能力,能在人际关系上采取明智的行动」。

然而接下来的几十年,心理学界在这方面的努力停顿了下来,主要是因为大家都忙着发展及研究IQ测验,当时人们认为:IQ(也就是数学、逻辑、语文、以及空间能力)会决定每个人的学习及受教育的程度,进而会影响将来的工作发展以及工作表现。

一直到60年后的一九八三年,美国心理学家嘉纳教授提出了极大地影响了当今教育体系的"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只注重数理化及语文能力来定义"智力"IQ的传统方式需要大幅度修改,因为一个人的IQ除了能让他在学校成绩很突出外,对于其它方面,比方说工作表现,感情以及生活满意度等等,并没有什么影响。

所以,嘉纳教授在他的多元智力理论里面,多加了几项智力,包括了音乐,体育以及了解自我和了解他人的能力。这后两项能力,让"社会智力"的概念再一次地受到教育界以及心理学界的重视。

第一个使用"EQ"这个名词的人是心理学家巴昂,他在一九八八年编制了一份专门测验EQ的问卷,根据他的定义,EQ还包括了那些能影响我们去适应环境的情绪以及社交能力。

真正让「EQ」一词走出心理学的学术圈,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语的,是心理学家哈佛大学的丹尼尔·高曼教授。他在1995年出版的《EQ》一书,登上了世界各国畅销书的排行榜,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EQ热潮。
3、EQ与人生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三种现象:

第一种现象,一些IQ很高的人并不见得一定会成功。

【案例】“中国第一神童”宁铂出家,自此与尘世决绝……

宁铂是78年当时兼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亲点的中国第一神童,他2岁半就能背诵30多首毛泽东诗词,3岁能数100个数,4岁学会400多个汉字,5岁上学,6岁会使用中草药,8岁熟读《水浒传》,9岁吟诗作赋,在不到14岁,就成为中国科大少年班的“第一人”。他的IQ是无人能及的。但是,为什么这样一个聪明人会走到这一步呢?EQ的原因。1982年,宁铂第一次报考研究生,但报名之后就放弃了考试。第二次,他前进了一步,完成了体检,然后又放弃了。第三次,他又进一步,已经领取了准考证,但是就在走进考场的前一刻又退缩了。这不是一个聪明不聪明的问题,他只是怕考不好会丢了面子。

[1] [2] 下一页  

将此文收藏到 天极网摘 新浪VIVI POCO网摘 365Key 和讯 Google书签 雅虎收藏
文章录入:hendry    责任编辑:hendry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培训文章分类
    经管热点
    事件   人物   思想   言论

    经典案例
    文案大全   跨国企业   中国企业
    MBA 案例   法律法规

    营销管理
    营销热点   品牌广告   促销策略
    渠道管理   调查策划   产品顾客
    营销人生   营销理念   营销制度
    营销案例   营销杂谈

    HR管理
    战略规划   工作分析   组织设计
    个人测评   招聘选拔   员工培训
    绩效考核   薪酬福利   理论理念
    沟通激励   企业文化   职场人生
    制度范例   法规政策   H R 杂谈

    综合管理
    经营之道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战略管理   团队管理   物流管理
    财务管理   现场管理   质量管理
    项目管理   危机管理   变革管理
    知识管理   其他管理

    考试认证
    H R 认证   营销认证   会计认证
    外贸认证   金融认证   商务认证
    I T 认证   卫生认证   建筑认证
    其他认证
    站内搜索
    文章 下载
    相关文章
  • 企业教父——如何成为一名优

  • 管理论道:漫谈管理者的七种

  • 总裁失败的深层原因

  • 下属反感的CEO领导方式

  • 山姆·沃尔顿成功管理的10准

  • 联想是如何培养人才的?

  • 企业管理中的19种致命经理人

  • 一流领袖的领导之道

  • 柳传志:诸葛亮的失误与启示

  • 团队管理:团队领导需要注意

  •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 - 2008 Manager365.Com

    合作洽谈 站长:知行经理人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