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绩效:源于企业流程规则制度化 ★★★ 有这样一类公司——拥有乐趣横生且狂热的环境,吸引了很多有抱负的能人。公司中弥漫着“敢做敢当”的大无畏精神,它激励了员工的创造性,甚至常常是伟大的创意。但与此同时,因为公司的组织架构和运作缺乏一致性和规则约束,它们并不能牢牢把握那些机遇,也不能使机遇再生,往往只能昙花一现。
我们把这类缺乏规则约束,仅靠少数能人的灵光乍现和随机应变而取得快速发展的公司称为“随机应变型组织”。它们能留住好的人才,在财务上也能够非常成功;但是它们还是未达到自己的最高绩效水平,需要向一个更稳定、更持久的管理模式转变。
随机应变型组织的特点
随机应变型组织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振奋人心的气氛。这里新鲜的观点比比皆是,它们推动了天才解决方案的提出。但是,此类组织中的员工往往过度消耗自己的精力,从而可能导致最终的崩溃。
刚加入帕帕克律师事务所6个月的助理律师比尔,收到了上司杰克从一个大型电信公司——广信公司打来的电话。广信正着手进行对一个大竞争对手的收购,他们希望帕帕克能确认是否有这样的经验和专家可胜任此项目。比尔刚接到任务,做一个关于公司资格背景的陈述,并简述一下广信的兼并过程。陈述安排在下周1中午,现在是周5.显然,比尔与女朋友伊丽莎白的周末滑雪计划可能泡汤,但他非常兴奋。这就是他之所以加入帕帕克的原因——有机会为世界顶级的大公司做大项目!
帕帕克在企业并购方面非常出名,已经拥有大量的石油产业客户,肯定会有一些模板和资格证明文档,比尔可以用这些资料来做这个资格背景陈述。但当他在公司局域网中搜索“帮助”的时候,他发现帕帕克的所有数据都过时好几年了。当比尔四处打听时,所得到的回答大都是“谁有时间管理数据库?你必须自己‘加工’文档内容,自己写案例,这些都没有报销。每个人都要忙着应付客户的事”。
比尔觉得这太难以理解了。他必须靠自己在短短6个月内建立起来的一点点关系,讨、借或是偷一些他能够利用的信息。而公司的数据库如果更新了,一切本来要容易很多。比尔给伊丽莎白打电话,取消他们的滑雪计划。这已经不是他第1次仓促地取消他们的周末计划了。同样,这也不是他第1次为了那些本应该早准备好的资料而到处找人。到周1早上陈述材料完成的时候,他已经工作了40个小时,而正常情况下这充其量只是10个小时或1个工作日的工作量。尽管最终陈述非常顺利,但比尔的女友却在2天前留了一张条,说要与他分手。
帕帕克是典型的随机应变型组织。它能够吸引很多可承受高压力工作环境的人才,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工作地点,但是,人们要怀疑这种压力是否真正有必要。如果信息能够程序化地获得和共享,那么员工就不需要在周末做一些重复性的工作。
成立于2000年4月的印度24/7客户服务公司同样是随机应变型组织。24/7拥有世界500强企业中的很多客户,为它们提供电话服务中心和售后服务中心、市场调查等客户服务解决方案。该公司年收入从0开始已经增长到5000万美元,员工由5年前的20人增长到4000人。
公司不断获得客户的赞誉和推崇,但它的迅速增长也付出了巨大代价。随着董事会不断有新成员进入,公司越来越难以发动和组织他们接受必要的决策,来推动组织的发展。公司CEO康南对此深感苦恼,因为早期那种在吸引犹豫不决的客户时非常管用的“工作狂人”态度,将难以满足一个金领企业为了寻求尽责、可靠的服务提供者,而对组织健康提出的要求——幸运女神将青睐那些有稳定预期、有可测度的运作模式。
改善随机应变型组织的管理
如何改善随机应变型组织的管理?焦点问题应该是预防性防御——创建一个更为连贯、层次清晰且能自我矫正的组织,一个能让员工明确公司对自己要求的组织。
职责和流程规则的制度化
非正式的决策不能带来稳定的结果;组织需要引入更多的架构和规则,以承载它的成功发展。管理层需要非常清楚,谁知道什么以及如何让他们知道。这就意味着要明确决定权并以恰当的途径和信息为决策者提供支持。业务流程不仅要明确定义,而且组织应该确保他们是以规范的方式来执行的。
24/7客户服务公司的管理层已经对其决定权和激励作出了相应的调整。“我们不再以非正式的方式来着手解决问题,我们已经引入了以流程驱动的决策框架。首先是发现问题。然后这些问题要分发给各个不同职能单位的负责人。时间限制和跟踪机制都必须有。然后,我们每周要作为一支团队共同来着眼于一些重要的问题,想一想‘我们需要共同努力的有哪些事情’?”公司CEO康南这样说。
24/7系统地找到并定义了150个独立的日常业务流程,并为每1道流程赋予了1个清晰的职责。24/7还围绕作业流程,而不是单个项目,重新组织了工作流程,将业务集中到有竞争优势的某些专业领域(如投诉处理、内向客服等)。此外,公司新IT系统的投入运行,不仅使工作简化,而且加强了合作和成功经验的传播。
强化个人承诺:不要将“是”错当成承诺
由于随机应变型组织早期总能达到一些不现实的目标,所以他们可能陷入过度承诺的陷阱。“是”,很多人很容易就蹦出这样的回答,而实际上回答完整地说应该是,“我不知道,但我会尽力。”随着此类企业逐渐成熟,它的组织模型和规划流程都必然需要逐渐成熟。
在24/7,下意识回答“是”和“工作狂人”的做法仍然是他们要面临的一个问题,为此康南敦促他的管理团队以计划绩效为基准,结果企业文化发生了改变。康南说:“有一次,我问一个业务负责人,他负责着我们当时最大的一个客户,如果项目规模要在相对较短的4个月内翻3番,那么我们是否能够保持这个绩效和服务水平。他回答说,‘是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实现的。’这样的回答不太好。我们不能做有条件的承诺。你要么能够完成,要么不能。”
[1] [2] 下一页 将此文收藏到
天极网摘
新浪VIVI POCO网摘 365Key 和讯
Google书签 雅虎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