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学香港人游戏生财的绝招(2)
   世界经理人  佚名    2007-3-3     次浏览   

“借壳上帝”

九十年代初,香港股市升起了一颗令人瞩目的新星,就是奔达国际有限公司。奔达公司原是澳大利亚的一家公司,公司总裁奔达是一个目光深远的人,当他将目光投向亚州的金融中心香港时,心中盘算着如何使奔达公司打入香港站住阵脚,最后,决定用“借壳上帝”这一招。所谓借壳上市,是指有些企业为求股票早日上市,就在股市中物色一家有上市资格的“壳”公司,然后改组其内部结构及经营方针,或将本身的资产拔入这家“壳”公司增加股本,重新业务,这样就可以借这家“壳”公司的躯壳来使自身也成为一家上市公司。奔达首先收购了香港一家上市公司国际京城公司,并以之作为“壳”公司使奔达公司在香港上市,同时又发行新股3亿股,筹集到一笔资金。

随即,在短短的四个多月里,奔达在港投人49亿港元,完成了三大收购行动。第一次收购是在1991年1月,奔达用14亿港元收购了置地物业。当奔达将置地物业以原价注放奔达公司后,其身价倍增,新股认购量竟超额67倍之多,涉及资金高达92.6亿港元,仅过两周奔达便赚取了1000万元利息。尔后,奔达再以16亿港元购人港视26%的股权,由此成为港视具有绝对优势的最大股东,与此同时,奔达公司再次发行新股,集资10亿港元,以此偿还了这次收购行动所借用的贷款。

奔达的胃口越来越大,又以19亿元购人金融财经广场。奔达的三次收购行动使恒生指数受到剧烈的刺激,连创新高。至此,奔达公司这个“外来客”在香港站稳了脚,成为一家信誉颇佳,资金雄厚的大公司。

迎合了人们的玩笑心理

香港著名广告设计家林振强先生曾为“利口乐”糖果做了一则奇妙的电视幽默广告。他们在广告中称这种糟果为“奸人糖”。请粤语喜剧片中扮演丑角与反面人物的喜剧明星石坚叔做广告主持人。广告制作简单经济,背景用了一张石坚叔的著名剧照,石坚叔扮着可笑的鬼脸向观众介绍“利口乐”是传供奸人小丑吃的糖果。语调动作滑稽诙谐,趣味性、感染力强,且主题鲜明。

广告播出后,大家争相购买,开着玩笑以奸人自命。这则幽默广告投合了人们的好奇与玩笑心理,喜剧性强,在电视幽默广告中,也是不可多得的杰作。

商战进入了高潮

十年前,在香港股票市场上,以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为代表的华人集团与怡和洋行的代表的英商集团,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魂的“股票大战”。九龙仓位于繁华的尖沙嘴,这里可谓寸土寸金。

但是,长期以来,九龙仓的地产股价由于恰和洋行的把持,严重脱离实际地价,而这九龙仓的归属关系到华人集团和英商集团各自在香港的发展前途。特别是对包玉刚的宏大船队来说,没有九龙仓,就等于失去了依托的基地。因此,一开始双方就寸步不让,势在必夺。实力雄厚的怡和洋行估计了一下船王的财力,认为自己只要出高价收购九龙仓的股票,船王是打不了几个回台就得举手投降。

于是,怡和洋行在香港报刊上登出醒目的广告:“愿以两股置地股票,外加一张债券(总价值相当于100港元)兑换面值仅10港元的九龙股票。”

至此,大战进入了高潮,鹿死谁手,难以料定。这时,包玉刚已做好了决战前的一切准备,但表面上装出有心取胜,无力回天的样子,把怡和洋行蒙在鼓里。而包玉刚佯装到法国办事,却偷偷地赶到英国向汇丰银行借钱去了。

汇丰银行在包玉刚的环球集团中占有很大的股份额,此时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谁也离不开谁,所以,包玉刚很快借到了21亿元现金。

第三天,包玉刚突然神不知鬼不觉地回到香港,他立即宣布迎接怡和的挑战。在两天之内以每股105港元收购市民手中的九龙仓股票2000万股。这一击令怡合猝不及防,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包玉刚居然在两天之内拿出21亿港元。很快包玉刚已经拥有九龙仓有限公司50%的股权。从此,九龙仓成为包氏财团麾下的一员得力猛将,并不断立下战功。

房地产经营者的诈术

地产经营在香港可称最大的交易,香港十大富豪都与地产经营有关,很多人就是靠经营地产发家的。在地产经营中尤以买卖写字楼、住宅、店铺最为普遍。表面看来,楼字的买卖看得见,摸得着,比较容易进行,其实不然,里面大有文章可做。

一次,从内地到港的一户人家与某大厦卖主接触,开始整座楼宇开价是1.78亿港元,我方认为偏高,几个回合的洽谈,双方都各持己见,于是确定次日下午继续商谈。第二日当他们在一间会客室商谈时,突然有几个大亨打扮的人匆匆走来,神秘地间楼字卖主说着什么,虽然声音压得很低,但仍可以听得见来者说的是,请卖主将楼字价格降到1.8亿元成交。卖者不慌不忙地将来者打发走,然后慢条期理对我方人员说:“可能刚才你们都听见了,他们开价1.8亿元我都不答应,而给你们只是1.78亿,这是考虑到你们是祖国亲人,来港办实业,我们应表点爱国之心。”话语间拳拳爱国之心溢于言表。但因为早听说过卖楼被诈之事,我方不为所动。事后一经了解,果然不出所料,原来所谓“来者”完全是业主一方的人,是设一诱饵,专等我方上钩的。

一般买楼都是通过经纪人进行的,但经纪人是否可靠也十分重要。经纪人一般都希望楼宇买卖能够按较高的价成交,因为事成后,经纪人可以按成交价抽佣金1%,所以经纪人如果只从个人利益考虑,就会口中含蜜,说得天花乱坠,让买卖成交。此外请律师也有这样的情况,如果律师不可靠,亦会不负责任,使你受骗买房。因为事成后律师同样可抽1%-5%的佣金。我听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买主在半山区买了座楼,他规划要将旧楼重新拆建,破土动工前才知政府有规定,这一带搂房都不能建到五层以上。但当时律师故意含糊其辞,而买主也没主动询问,结果吃了大亏。

买楼当然最关心的是楼价行情问题,但楼价也有虚张声势故设迷障的。一些卖家为了抬高售价,花钱请记者发假新闻,放风声,宣传此地如何好,有什么打算出多少价买下等等,这些做法都很容易使人上当。因此,要在香港买地产、购物置业是不能不对这些情况进行了解的。

30万港元的女装钻石鞋

最近,香港弥敦道的一间珠宝公司,在橱窗里陈列一对女装高跟鞋,标价30万港元,引得路人围观如堵,成为一大“新闻”。

这双皮鞋怎么如此珍贵呢?原来,它是用四脚蛇的皮制造的。四脚蛇体型小,皮也较薄,用来制鞋,身价自不一般。更主要的是在鞋面的装饰上一共镶了484颗圆钻石,50颗方钻石,共重32.83克,分布在鞋面与鞋跟两旁,而且还镶了白金。

这样一对名贵的鞋,大概是没人敢买的,就是买了也不会随便穿上。因此鞋子只能放在摆设架上,作为陈列品摆阔罢了。

其实,珠宝公司老板的动机,目的是这样:故意标奇立异,他们设计了这双珠光宝气的名贵皮鞋,不一定要卖出,只作陈列,也足够招待顾客了。所谓“把戏人人有,巧妙各不同。”这也是一种商业竞争的宣传手法吧!

金币的诱惑

一天,香港一家胶粘剂商店的门口围了许多人,过往的行人也都驻足相望,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原来,这家商店门外的墙壁上,粘贴着一枚价值千金的黄闪闪的金市。

金市的旁边贴着一张告示,上面写着:“谁能用手把这枚金市掰下来,这块金市就归谁所有。”

昔日门前冷落人少车稀的商店,被这张告示和墙上的金市弄得热热闹闹。人们都想亲自试试,看看自己是否能有这份运气。那种争先恐后,一试身手的情景,真是前所未有。一位武林高手也现场献艺,使尽全身解数,也未能将金市掰下来。更有甚者,一位自称“力拔千钓”的气功大师,也前来一试身手,满以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此金市,没想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空手而归。金币原封不动地贴在墙上,似乎向人们示威,谁还敢再来试一试?这时人们不禁好奇地问道:“什么使金市这样结实地贴在墙上?”原来是“强力万能胶水”,该商店迅速推出这种商品,向在场的观众介绍这种商品的性能。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场观众成了“强力万能胶水”的义务宣传员,它的粘贴性能迅速从围观的人群传遍了整个香港,迸而又从香港传到了世界各地,一个抢购“强力粘胶剂”的市场随“风”而起,这家商店也因此而财源滚滚。这种产品也随之打入了各个市场。

轰动香港的珠宝广告

香港有一家叫“利宝源”的珠宝商行,在60年代还是一间默默无闻的小商店,有一天它在报纸最醒目的地方登了一则广告:

(一)从即日起,凡在“利宝源”购买珠宝首饰,本行为您向保险公司办理3年以上的保险,第一年保险费全免,第二年只收半费,第三年顾客自付。

(二)凡到“利宝源”商行购买珠宝的首饰者,一年后如需变卖,可以送回“利宝源”。购买的珠宝,本行以原价的11%付款。

(三)自见报日起,3个月内各种首饰售价一律按原价减少20%。

此广告刊出以后,马上轰动香港。一时“利宝源”的号远近皆知,有的人上午买一个,下午又来调换另一个;也有的一个月连续调换三四次;一年后,也有好奇者有意把保留下来的发票连同首饰一起退货要钱;也有的被匪徒抢走首饰而来报案,领取保险费。结果,所有这些人都满意而归。不久“利宝源”誉满港澳,生意兴隆。到80年代初,它的分行已布满东南亚,成了闻名遐迩的珠宝之王了。

飞机编号为888.889

香港人讲究吉利数字。从1到9,吉利数字有4个,其中以8最为吃香,8即发,是发财致富的吉兆,自然格外得宠。其余吉利数字是9(意为久)。6(意为禄),7(意为得),这些数字排列组合起来,千变万比乃至无穷,足以使港人生出无数喜怒哀乐来。

加拿大航空公司看中了香港这块风水宝地,专门开辟航运航线,拿出两架巨型机专飞香港,不料航线开通后,香港乘客一直退避三舍,既使有些港人上了门,弄清情况后,也都改向别的航空公司订票了,使加航有关人员不解。

后经人指点,才知道问题出在该公司两架飞机的编号上,一架编号为“858”,粤语为发!晤发!发财吗?不发!另一架编号为“859”发财吗?发不久。病根找到,洋老板人乡随俗,两架客机立即改号,一架编为“888”,“发!发!发!”另一架编号为“889”一“发财,发财。发得久”,编号一改,顿时出现了争先恐后订票的局面。

家喻户晓的白花油

香港的白花油企业是由一则祖传秘方的启发下自配自经销的小本买卖发展起来的,如今该企业主颜氏家族的财富已达5亿多港元。

白花油企业的创业者颜玉莹原是做糖果,面包等小生意的,结婚后的妻子刘氏从娘家带来一则祖传秘方白花油,这种药油薄荷脑,冬绿油、桉叶油、薰衣划和樟脑等天然草药配制而成,主治肚痛、感冒鼻塞、防治蚊虫叮咬等小毛病,原来这自制药只是家用,因药效特好,亲朋好友纷纷来讨用。鉴于此,颜玉莹突出灵感,决定试销白花油。初试成功,白花油很受顾客欢迎,于是他结束了其他营业,专业经营白花油。

为了打开白花油销路,使白花油家喻户晓,颜玉莹用出奇制胜的手法大肆进行宣传,他亲自和伙伴们一起,到港九新界每个角落,张贴广告,或钉上铸有白花油字样的铁皮商标,以广告招徕顾客。后来他又想法把铁皮商标在流动船只上,以吸引市民注意,而每月付给船主的广告费仅一元几角就够了。这种广告费用少,收获大。他最成功的一次宣传,也许要算1953年在香港的义卖救灾运动中,因捐钱最多而摘取慈善皇后桂冠。

因此,白花油销路直线上升,为了长期吸引人们使用白花油,他还成立了香港白花油慈善会有限公司,凡报名成为会员的,只要每月购买一瓶白花油,此人寿终后,其遗产继承人便可以领取一笔可观的抚恤金。这种做法很能吸引人,该慈善会吸收会员最多时达一万人,白花油的声誉也随之鹊起,变得家喻户晓。

“商界枭雄”

香港爱美

[1] [2] 下一页

录入者『lihanni』将此文收藏到 天极网摘 新浪VIVI POCO网摘 365Key 和讯 Google书签 雅虎收藏
知行经理人声明:
本文系知行经理人( http://www.manager365.com)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同意文章观点,文章只限于网友学习交流之用,若有侵犯原作者权利之处,请与本站联系。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营销热点原创文章
最新热门文章
最新推荐文章
最新热门图书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