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企业案例:ZARA垂直整合的采购与生产模式
   知行经理人编辑整理  葛星 汪建斌 赵静    2008-9-12     次浏览   
本文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授权,节选自《快胜—— ZARA极速盈利模式》一书,转载请务必注明本书及本站。

在采购与生产阶段,ZARA与大多数服装企业不同的是:ZARA的大部分生产安排在欧洲进行,且很多都是在西班牙总部周围一个很小的辐射范围内,而其他中高档服装公司如 Benetton、GAP、H&M、Nike等基本上是采用“第一世界的时装在第三世界的工厂里生产”的模式,后者最大的优点就是成本低,但缺点也同样明显—— 速度慢;并且,由于中国绝大多数服装企业都没有积压面料的习惯,导致大量成品服装库存积压,而成品不具有可变性。

此外,ZARA拥有庞大的供应商群,包括260个原材料供应商,400多个工序供应商(代工厂)和400多个成品OEM供应商。借助与供应商的密切合作,ZARA实现了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为顾客提供了“买得起的快速时尚”。

3.1  采购与生产策略

ZARA在西班牙拥有资本密集型的制造工厂,而且它是一个垂直整合的团体,拥有染色、设计、裁剪和服装加工“一条龙”式的最新设备,采用延迟制造的策略,提前采购白坯布和标准化的半成品,保持对染色和加工领域的控制,所有这些大大缩短了ZARA的产品生产周期,使得 ZARA具有按需生产的能力,能为新的款式提供所需的布料。ZARA“垂直整合”生产制造管理如图3-1所示。

 

                            图3-1  ZARA“垂直整合”生产制造管理

3.1.1  与众不同的原料采购

ZARA把大量的精力放在预测买什么样的布料以及买多少上。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服装的布料、材质、搭配对于时尚潮流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款式可以在短时间内千差万别,但面料的流行周期要远长于设计的款式。因此,对面料精准的预测,保证了ZARA产品的时尚元素。另一方面,对一个服装零售商来讲,这种强调面料预测的做法其实是一种预防风险的好办法,因为布料(原材料)失误带来的损失要比已经制作完工的服装小得多,同时,同样的布料还可以做成不同的衣服。这样一来,减少了公司的潜在损失,也就降低了产品的平均成本,保证了品牌的低价。ZARA原料采购环节对品牌特性的支持如图3-2所示。

 

                 图3-2  ZARA原料采购环节对品牌特性的支持

       (来源:AMT-企业资源管理研究中心)

我们来看看ZARA采购布料的构成。为了从最原始的原材料环节就开始控制成本,ZARA公司采取从集团内部公司获取稳定原料和从外部260家原材料供应商中分别小额定购的方式。其自产产品40%的原料布来自于集团公司拥有的Comditel厂(该厂90%的销售额来源于ZARA),而这些原料布有一半是没有染色的。保有一部分未染色的布料,便保证了ZARA能够在一个销售季节当中随时应对市场对颜色的需求而进行即时的染色变化,紧跟时尚步伐。正是为了在印染方面掌握时间上的主动,ZARA还和集团公司持股的染料公司Fibracolor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该公司产量的20%专供ZARA)。

ZARA剩余60%的布料来自于260家供应商,这260家供应商中没有任何一家的供给能超过ZARA所需总量的4%,这样便造成了一种百家争鸣的形势,避免了对某一家供应商的过度依赖,有效控制了采购成本,也缩短了这些厂商对ZARA订单的反应时间,为品牌低价、快速的特点做出了贡献。

3.1.2  大多数在欧洲制造和销售

传统服装企业的产业链实行的是社会分工,或者规模企业“一条龙”方式。实行社会分工的企业因为缺乏规模所以不是优质资源的整合,而实行规模

[1] [2] [3] 下一页

录入者『hendry』将此文收藏到 天极网摘 新浪VIVI POCO网摘 365Key 和讯 Google书签 雅虎收藏
知行经理人声明:
本文系知行经理人( http://www.manager365.com)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同意文章观点,文章只限于网友学习交流之用,若有侵犯原作者权利之处,请与本站联系。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物流供应链原创文章
最新热门文章
最新推荐文章
最新热门图书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