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培训中心 | 论坛 | 图书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知行经理人之家 >> 文章中心 >> 经管热点 >> 思想 >> 文章正文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2005年十大热点词汇         
2005年十大热点词汇
作者:罗建法 文章来源:博锐管理在线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7


  蓝海战略  
  2005年2月,韩国学者金伟灿的〈蓝海战略〉由哈佛商学院出版社出版,在书中,金伟灿正式提出了蓝海战略,成为集竞争策略之大成的学说。

  《蓝海战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先后获得了“《华尔街日报》畅销书”、“全美畅销书”、“全球畅销书”的称号,迄今为止已经被译成24种语言,打破了哈佛商学院出版社有史以来出售国际版权的记录。   

  而在中国,蓝海战略更是风靡一时,成为各大企业争相学习的热点,很多企业专门组织了研讨会,把蓝海战略当作本企业未来发展的圣经。

  《蓝海战略》所引起的热烈反响,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在当今的商业现实和竞争态势下,全球的企业界对寻求新的战略手段以实现获利性增长的强烈渴望。   

   自从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这两部战略管理专著问世后,“竞争”就成了战略管理领域的关键词。但是,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波特的竞争理论,无法突破恶性竞争的困局,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何才能从血腥的竞争中冲杀而出?如何才能启动和保持获利性增长? 

  “蓝海战略”的核心因素包括几个方面,把视线从市场的供给一方移向需求一方,实现从关注竞争对手的所作所为转向为买方提供价值的飞跃;重建市场和产业边界,开启巨大的潜在需求,开辟新的商业领域。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实现颠覆性发展等。,作者还提出了成功制定和执行蓝海战略的六项原则。这些原则告诉企业,该如何重建市场边界、注重全局、超越现有需求、遵循合理的战略顺序、克服组织障碍并把战略的执行建成战略的一部分。

  蓝海战略在中国的狂热,与中国企业的竞争密切相关。目前,多数行业已经血流成河,出现了普遍性的利润下降,同时,竞争越来越同质化。而,寻找未来出路,使企业普遍处于茫然之中,蓝海战略的竞争思想,正符合了国内企业寻找新的发展道路的迫切愿望。  

  中国式管理  

  两年前,台湾学者曾仕强登陆中国前沿城市深圳,开始推广其《中国式管理》一书,从此,在中国掀起中国式管理的热潮,曾仕强也俨然一代宗师。一时间,从老板到流水线上的员工,莫不言中国式管理,可谓有水井处必有柳词,有企业处必有中国式管理。中国式管理红遍东方,俨然大救星。甚至柳传志,李东生、张瑞敏等中国顶级企业家,也都为中国式管理摇旗呐喊。   

  到了2005年,情况起了变化,与一片崇拜之声不同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国式管理的严重缺陷,以及其本质上的落后与腐朽。不少年轻学者,包括孙景华,吴洪刚,张羿等,均对中国式管理提出了广泛的质疑和批判。  

   对中国式管理的思想根基的怀疑,成为批判的核心。中国式管理的思想,或由儒家思想引入的现代管理;或由《孙子兵法》等兵书权谋之学演绎出的经营谋略;或结合中国帝王学与企业管理;或由禅宗演化为管理人员个人修炼。总体上说,中国式管理思想,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则是封建农业文化的集大成者。把企业看作一个封闭的系统。  

   中国式管理大谈特谈个人如何有效统治组织的个人技巧,其中,掺杂了大量的人际技巧、洞察人心和权谋之术。仅从管理者个体而言,“中国式的管理大道”可以让管理者们成为最“精明”的管理者,但如果放大到企业群体或国家的范围,那就贻害无穷。精明个体的结合的企业将是一个市场反应最迟钝和最没有创新力的企业。  

  而中国式管理的前提,是假设一个不变的、封闭的组织,提倡在这里搞平衡,来修己安人,但是,企业的本质是一个开放的组织,很多企业政客也许可以在一个组织中很好生存,但是未必可以给企业带来真正的价值,而企业如果被太多的“做人不做事”的人把持,必然在外部竞争中灭亡,所以,本质上说,“中国式管理”带给中国企业的其实是一条死路。  

   如果2000年后中国仍然只有一个孔子,不知道是光荣还是悲哀?

   并购  

  并购是企业永恒的话题,只不过,2005年的企业并购运动更加轰轰烈烈,几乎波及了各个主要的行业。  

  在中国的旗舰行业家电行业,长虹并购美菱,为这个寒冷的冬天注入了沸腾的热血,而早在此前,科龙被购过程中,更是引发了行业性的地震,海信,美的,万和,东菱凯琴、长虹,华帝、海尔等众多巨头纷纷牵涉其中。  

  在IT行业,并购运动也风起云涌。影响最大的当属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8月11日下午正式揭幕,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与雅虎全球首席运营官丹尼尔·罗森格高调宣布,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同时得到雅虎10亿美元现金投资。而雅虎获得阿里巴巴40%现金收益权和35%的表决权。这是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一起资本运作,双方的合并也将打造出中国互联网的航母级企业。业界人士普遍认为,阿里巴巴加雅虎中国形成的“大门户”概念很可能改变互联网格局。

  联想并购IBM,也开创了中国企业并购世界500强的先例,不仅使联想本身走向国际化,更一举鼓舞了全体中国企业的信心。而明基虽然是台湾企业,但其并购西门子手机之举,也使华人企业看到了自有品牌强大的希望。  

  并购引燃了很多企业做大做强的巨大希望,事实也确实如此,那些并购成功的,如李嘉诚并购和记黄埔,最后莫不获得非常的发展,但是,成功者永远是少数,根据世界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研究,并购的成功率只有大约22%,谁能成为这幸运的22%,谁又是注定失败的70%?这是个问题,而能否完成并购中的整合,则是一个获得普遍关注的问题

  国际化

  2005年无疑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一个集体秀场。

  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开创了中国企业并购世界500强的先例,为了促进国际化进程,杨元庆特地搬家到纽约。其后,明基并购西门子,也使其向国际化迈进了一大步。而中海油和海尔虽然收购失败,也展示了其国际化的实力和决心。在跨国并购之外,海外市场已经成为一些企业越来越重要的市场,中兴,华为等热衷于与海外合作,发展海外本土市场,而在家电行业,海外市场的分额也逐年加大。国内企业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际化运动。   

[1] [2] [3] 下一页  

Web www.manager365.com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